千反田好奇模式,发动

七海恋空 2014-02-01 浏览(0 评论(0

神山高中第一个学年,一向奉行节能主义的折木奉太郎被姐姐胁迫加入古典部。在这里,奉太郎遇见了正能量满满的千反田爱瑠。还有两位部员是福部里志和伊原摩耶花,与奉太郎是老相识,四人一起探讨和解决了身边发生的各种大小谜题。

说实话,我原先一直以为推理、侦探类的动漫,都是要死人的,比如说《名侦探柯南》。《冰果》不死人,而且故事背景是在朝气蓬勃的校园。看推理剧,一定要关注各种细节,留意各种线索,否则等到故事结尾真相大白,只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走。都说真相只有一个,但是所有的线索最后能否推导出唯一并且是真相的那个结果呢?这玩意确实费脑子,不过还是有一大群人乐在其中。证据和线索好比珍珠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当你把所有珍珠串在一起时会有一种“原来是这样啊”的感觉。跟随主人公一起思考,并尝试作出推理和判断,是推理剧最大的乐趣。

动漫《冰果》中大大小小有差不多十个故事吧。个人比较喜欢这两个系列故事,一个是古典部的历史,另一个是十文字事件。万人的死角这个系列虽然篇幅较大,但是结果感觉有点糊弄人,不是很喜欢。

古典部的历史涉及“冰果”和“神山祭”的由来。古典部的社刊《冰果》这个很动听的名字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悲惨的故事。冰果的英文即ice-cream,从读音上可以理解为I scream(我喊叫,我呼喊,我呐喊之类的意思)。这个名字是由第一任古典部的部长关谷纯(也就是千反田爱瑠的舅舅)命名的。四十五年前,学生为了抗议缩短kanya祭(即神山高校文化祭,也有关谷纯祭的意思,为了祭奠英雄关谷纯所作出的牺牲)举行了学生运动,而这次运动的领袖便是关谷纯。本来作为英雄应该是很光荣的事情,但是关谷纯当时并不是自愿的。学生运动最终以学生方的胜利告终,关谷纯事后不久便被开除,成了整个事件的替罪羔羊。关谷纯大概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忍气吞声,作为教训,他把“冰果“这个名字作为自己最后的礼物留给了古典文学部,希望部员能够在面临危难时也要坚强,为自己”呐喊“,否则便会活的如行尸走肉一般。

当时年纪尚小的千反田爱瑠听了舅舅讲的这个故事后就嚎啕大哭起来,长大后反而忘记了。舅舅失踪许多年,千反田一直很想回忆起当时所讲的故事,于是向奉太郎求助。动漫里有一个这样的设定。奉太郎原先做事的原则是能避则避,但是遇见千反田的无敌的好奇模式只能就范。在好奇之眼和期待之脸面前,奉太郎什么转移话题的招式都不好使了。不过也正是千反田,奉太郎的推理能力逐渐激活了,奉太郎带领着大家拨开历史的尘埃,翻出了那些陈年往事。

十文字事件,也是关于文化祭的。一年前漫画《日暮尸骸》在神山文化祭上发售,安城春菜负责原作,而负责原画的是现学生会会长陆山宗芳,现任的总务委员会委员长田名边治朗担当背景作画。这一部被伊原摩耶花成为名作的漫画始终得不到漫研社的学姐河内亚也子的认可,其中的原委在于河内亚也子和安城春菜是好朋友,只是安城春菜转学后,两人就再也没联系了。为什么不联系,其实河内亚也子一直将安城春菜当成劲敌,她创作的《BodyTalk 

》始终稍逊安城春菜的《日暮尸骸》,但她自己不肯承认,也不肯去核实。再说《日暮尸骸》,会长陆山宗芳明明有高超的作画实力,但他却只把漫画当做玩玩而已。安城春菜寄过来的原作《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他也没翻开过。这些本来是安城春菜、陆山宗芳、田名边治朗三人第一次合作完的约定,结果没有实现。田名边治朗不知道如何向陆山宗芳表达,于是便充当起“十文字”模仿《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中的手法在文化祭上作案,只想传达给陆山宗芳“陆山,你读了《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吗”这样的信息。虽然,真相只有这些,但是作者安排的真是巧妙的无与伦比,让人快乐的感受文化祭的同时,还能欣赏这么好的故事。

文化祭结束,福部里志向伊原摩耶花解释何为“期待”。自己信心十足的时候是不能说“期待”这个词的,“期待”是从放弃诞生出来的词,除非万不得已,无计可施,否则就会让人觉得在卖弄。虽然,这般解释我还是不懂。不过,不论是陆山宗芳与田名边治朗,还是安城春菜与河内亚也子,或是折木奉太郎与福部里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个永远是第一名,另一个永远是第二名。说白了,就是林丹VS李宗伟的感觉。“期待”二字,充满了福部里志的无奈和唏嘘。